铁岭拾遗(48)抗日武装夜袭铁岭城

分类:铁岭记忆
2023-02-04 14:34 阅读(?)评论(0)
               抗日武装夜袭铁岭城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中国东北,日本人紧锣密鼓操纵指导在各地成立所谓的“独立、自治”政府,为其建立伪满洲国作准备。与此同时,抗日民众自发组织的义勇军和东北军残部也在白山黑水间掀起了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抗争浪潮,打击日军和伪政权的武装斗争此起彼伏。当时在铁岭一带的抗日武装主要是赵亚洲(赵玉文)、金山好(崔殿华,开原八棵树下窝棚人)、绿林好(陆子猷,开原四寨子人)、方振国等率领的抗日救国军和义勇军。他们在辽北地区与日伪军警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1932年的1月7日,以方振国(注:有说是“金山好”)为首的一支数百人的抗日武装突然袭击了铁岭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东三省民报》以“股匪再袭铁岭城 攻入公安局劫去枪械 闯进县监狱放出囚犯”为题对这场战斗进行了记载:“不图七日夜二时又有胡匪五百余名由西门闯入,先将电线割断,至西门分所,正值警士姚立普守望,见匪遽至,欲进所躲避,匪即开枪将姚警击毙。匪遂攻入所内,抢去枪械数目不详。又至县公安局大肆抢掳,劫去枪械甚多,嗣又攻入中央段分所,该所警士闻士荣等四人拼力抵御,始将分所护住,未受损失。匪众遂转往九分部抢去大枪二十支,嗣又攻第三监狱,纵火焚毁大厅七间,遂乘机将牢门打开,放出囚犯二百二十四名,内有女犯十二名。看守张玉耀赵德才二人被匪击伤,该监枪械被掳去二十余支,并有军衣十余套、现洋五六百元”。抗日武装向日本铁道附属地内进行了炮击,仓皇应战的日军守备队和工兵部队因兵力不足缩在附属地内警备还击。快天亮的时候,抗日队伍从古城北门撤出铁岭城,向开原方向转移。
    这一次的夜袭行动,狠狠打击了铁岭伪政权的气焰,震慑了日本侵略者,刚刚成立的“铁岭县自治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王者贵惶惶不可终日。为了防止抗日武装再来攻城,县里不仅在“邑各街路口均已安设木门并铁线网以资防范”外,还赶紧函请日本人调来了两辆铁甲车“尽夜协防以重公安”。同时向城里的百姓颁发了县城临时戒严令。戒严令规定每晚5时到次日早6时,禁止街上行人通行,如有违反者当场击毙。1月10日,伪政权又招集士绅民户百余名开会,宣布“自被胡匪将公安局缴械后,匪等执仍猖獗,虽经日军协剿,恐兼顾难周,特将八乡炮中队及乡团四百余名调集城内,以资防御。”
    抗日武装撤出铁岭后,转战铁岭、开原,据1932年3月8日《满洲报》报道:“赵亚洲方振国金山好等三巨头现以公举赵亚洲为裕民军总司令方振国金山好为副司令司令部下设总参议总稽查军需处军械处总司令共辖六团并设司令部于大甸子”。抗日队伍扩展到3000余人,报纸报道,义勇军“以大甸子为大本营,颇有纪律,不准招扰地面”,发现有滋事者当即枪决。
    铁岭伪政权对这支抗日武装恨之入骨,派出县警察队联合开原的警察队在日军的配合下对其进行连续疯狂清剿,蒙边督办张海鹏也亲率军队自法库开到铁岭参加围剿。3月24、25两日,抗日武装在鸡冠山与围剿的军警发生激战,据《盛京时报》记载:方振国部在果子园清河沿一带被伪军警包围,突围中,方振国英勇牺牲。“军队将方振国首级割下,并他匪头颅共十四颗,并活匪用大车解送城内,现殆经警务处在北门外悬挂。每头附以纸片,上书某匪之头,以寒贼胆而快人心。”妄想用这种残忍的手段吓倒抗日军民。图
    镇压和屠杀吓不倒中国人民,抗日的烽火不会熄灭,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无数的抗日志士依旧在东北大地上与日伪进行着殊死的战斗。抗日武装夜袭铁岭城必将在铁岭的历史上留下鲜红的一页。
  最后修改于 2023-02-04 16:03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