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拾遗(46)县立女子师范学校

分类:铁岭记忆
2023-01-09 11:35 阅读(?)评论(0)
                 县立女子师范学校
    “自光绪二十九年废科举设学堂之诏下”,全国各地兴起劝办新式小学堂的浪潮。1905年7月,在铁岭城内的银冈书院办起了铁岭的第一所官立小学堂。在县劝学所的努力下,不到五年,铁岭城乡陆续开设的官立、公立小学校已近百所,教员不足的问题显现出来。“教材不齐每有教材缺乏之叹欲多添本科师范又苦于款项无着”,这里所说的“教材”不是指教科书而是教学生的老师。为了解决办学师资力量不足问题,铁岭劝学所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曾在银冈书院内“开办简易师范一班二年毕业……以张嗣良石之璋主其事”(民国《铁岭县志》),用来培养小学教员,这应该算是铁岭历史上最早的师范学校了,但区区一个简易师范,数十名毕业生如同杯水车薪,仍然难解教员短缺的燃眉之急。
    铁岭劝学所的总董刘东烺当初为了解决学龄女童上学难,于1906年2月率先在自家宅院内创办了官立女子学堂。1908年因小学教员缺乏,他又将女子学堂改办为铁岭女子师范学校(初级师范)。学校专门招收高小毕业或与其文化程度相当的女生,每年招收40人左右。以后,女子师范迁至城厢南门里第二东胡同(今天第四小学的位置),新建的校舍正规整齐,不足之处是院落稍小些。学校最初的校长是傅希文、石炳观。1917年“省大学卒业学品兼优在省办学有年”的吴源慥(吴孝芳)来铁担任校长。她来以后,“极力整顿该校一切顿改前观盖吴君采用严厉主义故学生现一种肃静气象”,《泰东日报》也报道说,吴校长认为“学生之服装本宜朴素简洁以表示其高尚之人格”,并召开全校学生训诫:“人品之高下在学问而不在衣服至奇异装饰更非正人所宜有况自下生计艰窘百物昂贵半体绫罗即八口终年之薪米也尔诸生之家大半小康倘一味奢侈当有悔俭不及之一日此后各宜祟尚俭德首饰免却金银衣服勿著锦绣袜履务须自制至新流行之洋帽大氅等则绝不可用”。由于她过于苛刻的管理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1919年县教育公所借省视学白尚纯的评价:“校长吴源慥品行学问至堪钦佩所惜才具平平难膺烦剧”将吴校长撤换。
    1920年刘恩麟(字瑞三,奉天高等师范专修科毕业)接任县立女子师范学校的校长。刘校长上任后,女子师范学校有了较大变化。为了便于师范学生实习,学校设立了附属的高等国民小学校,校舍建在女子师范学校南院,与北院的师范学校相对,来往十分方便。到了1922年,县立女子师范及附属高等国民小学校已有校舍43间(其中师范占28间,附小占15间),均为银冈学会出资金所建,当时有师范生60人,附属小学学生171人。8月,学校又成立了女子中学校,添招一班女中学生,其中30名学生“即以师范预科一级改为中学生另外续招十余名以补足中学人数”。师范与女中合设一院,学校改称县立女子师中学校,刘恩麟兼任女子中学的校长。学校又增设了平民女子夜校,招收一个班的贫民女孩每日晚上5时上课。平面图
    1924年,县里为响应教育部有关推广蒙养园的指令,在女师校附设蒙养园(幼稚园),其实早在1914年,女子师范学校就曾办过一所幼稚园。这一次新创办的蒙养园设在文庙内的教育会后院。有房屋8间,招收六岁以下的儿童。到了1930年,蒙养园已有幼童42人,负责人祝香莲。
    1926年9月,县教育公所命县立女子师范增设职业科(女子缝纫编物),设有“教室三间实习室三间内有缝纫机器三件因成立未久一切建设尚在筹备中其余设备如校具等均与女中合用”。学习的学生约百人,由专门的技师教授“衣服之裁缝手套围巾以及各等卫生衣之编织”。学生“毕业后均能自谋生计不赖他人”。
    1930年11月辽宁教育公报第二十一期通报铁岭县教育情况时是这样评价县立女子师中及附小学校的:“校设县城南门里分南北两院校舍41间颇可敷用图书标本及体操器械等应有尽有操场附院内面积不大”。对刘校长的评价是:“人尚忠实惟能力稍嫌薄弱”。当时的学校包括师范生、中学生及附小学生共有500余人。
    县立女子师中学校为普及女子教育、为培养铁岭小学教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每年的4月,逢学校成立周年纪念日时,学校都要放假庆祝,以示纪念。
    伪满洲国成立后,刘恩麟仍任县立女子师中学校的校长,1933年10月,刘校长因操劳过度,突然患病去世,经县教育局委定县立第二小学校校长周纯仁(周子全)接任。周校长来校后即开始整顿校纪,据报载:周校长“以该校学生走读者多,每日经过街市,倘行为稍一不慎即易招引物议,故特训诫各该生均宜自检,以免有碍校誉”,他还“在校召集各级长训话,不准学生着奇艳服装及红色短裤、钮扣不结等各项,以整校风而重品格。”
    县立女子师范中学校开办有年,惟校舍不敷应用,学校呈请县里增建。“经县长参事官援助,筹出现洋七百元,又经懿路村彭女士助大洋一千七百元”,1934年,县立女子师范中学校新建的二层小楼共八间校舍建成。学校发出邀请各界有关人士的公函:“敝校新筑落成于本月(7月)廿九日早十时举行落成式礼成并举行学生成绩展览会以资纪念特此函请届时莅临训示”。举行落成典礼时,“各界参观到场者四五十人,首由周校长报告建筑经过,次由楠美参事官训词,再次由来宾致词,后由周校长致闭会词。并于廿九三十两日为成绩展览日任人参观。”外廊式二层青砖小楼于上世纪末拆除。楼图
    1937年,伪满政权开始实行“新学制”,在中等教育方面,各县的县立中学校均改为由省教育厅直接管辖的省立XX国民高等学校,废除原来的初、高中三三制为初、高中合一的四年制,减少文化授课时间,实行实业和实务教育,将伪满学生培养成“只知劳动,不懂学问”,为日伪政权服务的驯服工具。铁岭女师中改称“女子国高”,伪满“女子国民高等学校令”更明确规定:“女子国民高等学校以涵养国民道德特别注重妇德修练国民精神锻炼身体授予女子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培养劳作习惯养成堪为良妻贤母者为目的”。图
    铁岭县立女子师中学校更名为奉天省立铁岭女子国民高等学校后,校长周纯仁向省公署呈辞,刘荣甫(生于1894年,奉天省辽阳县人,1922年沈阳高师毕业)成为了省立铁岭女国高的第一任校长,日本人中江光男任副校长。
  最后修改于 2023-01-09 13:13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