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裕和盛与清乐茶园 上世纪初,铁岭城建起了一座大型演出剧场--清乐园,它位于今天的广裕街人民宾馆西侧,原银州区体育馆的位置。剧场为木制结构,洋瓦盖,观众席分上下两层,一层是池座、边座,二层是包厢,整个剧场能容纳观众500人。明信片图 这么大的剧场是哪家商号的财东投资建的呢?《盛京时报》说得明白:“清乐剧场系裕和盛主人周马两君开设”。说起铁岭裕和盛,它是一家专做杂货生意的洋行,总店在日本,铁岭是它的一家支店。很多年前,清国人周鹤圃来到日本作了侨民,在长崎市的梅香崎町11番地开设了裕和盛商号。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东北16座城市成为开放商埠,裕和盛也借机在营口、旅顺、铁岭和奉天开办了支店。裕和盛经营的杂货品种有日本清酒、洋酒、烟草和糕点、布匹等,除此之外,裕和盛还在营口成立了东清铁道裕和盛运输局(日本人称为东清通运公司),并在辽河上开展了货物运送业,做起了水陆运输买卖。裕和盛曾在报纸上作广告自我吹嘘说:“本号向在日本长崎开设数十年并分店在朝鲜国汉城仁川木浦旅顺烟台营口铁岭等处专卖中外杂货疋头食物器具酒烟 代客报关装船装车今又承办东清铁道运输局代客装运货物各车站均设分局格外周到不误主顾”。 铁岭裕和盛初建时设在古城东门外大街,以后迁到了西门外南大街(今天的广裕街)。裕和盛财力雄厚,在铁岭被称作“巨商”,支店财东叫周鹤云,想必是周鹤圃的兄弟吧?因周家祖籍是广东,周鹤云说的一口北方人难听懂的粤语,因此被当地人称作“周蛮子”。周家兄弟如周鹤圃、周鹤林、周鹤云等后来还曾向日本政府提出入籍申请,经过日本国内务省批准后相继加入了日本籍,成为“归化人”,所以,裕和盛不是中国人的买卖,它是名符其实的“日商”,日本人也把它统计在“本邦”工商名录中。 不知是何算计,裕和盛初进铁岭就建了一座演出剧场,工程造价12000元,1906年9月27日建成。从上世纪十年代的铁岭城区地图所见,剧场建筑偏南北走向。据《满洲日报》报道:清乐园“南北十七间东西十二间”(间:日本长度单位),换算下来,南北 长约31米,东北宽约22米。中国旧时说法,北是正位,南为下位,戏台都是避开正位而建。依照戏台坐南朝北推断,清乐园的剧场大门应该是开在北面。地图 “清乐园”剧场外形呈现出日本建筑的风格,极有可能是日本人设计的图纸。大门悬挂的匾额上写着剧场的名字--“清乐园”,大概是寓意这里是清国人娱乐的戏园子吧,日本人称它为“支那剧场”。由于从前戏班子都是被茶社请去唱戏,喝茶的客人看戏只收茶资,不索戏价,如今有了专门的剧场,虽然是花钱看戏,喝茶另算,但大家习惯上还都是称剧场为“茶园”,把清乐园叫成了“清乐茶园”。剧场图。 过去的剧场究竟什么样?不得而知,在网上找到一张清末民初时旅顺集仙茶园的老照片或许能有所参考。 民国《铁岭县志》找不到任何有关“清乐园”剧场的内容,对它的发展与兴衰我们只能从旧报纸的只言片语中略晓一二了。内图 据报载,清乐园开张时为了造势,接戏不断,从京津和各地邀请来许多名角、坤角来铁岭演出。据不完全统计:请来的演员中,女的有:金宝玉、小三宝、小金凤、小金宝、翠玉芬、金凤英等;男的有:张子良、小金娃、小金钟、十六红、十三红、陈瑞山等,舞台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上阵。“自九月间开张每日座中客常满生意甚是兴旺”。每当演出时,剧场内“每一发吭则喝彩之声雷动”。小三宝、小金凤等演出“洛阳桥”时还出现了“满台灯彩鱼鳖虾蟹环游水晶宫内而座客之多竟至三百余人……座客 喝彩声屋瓦都震”,“小金宝登台后座客拥挤群称大雅……演纺绵花观其举止行动乃将儿女情态传神至绝顶处尤所唱时调四曲歌喉琅琅如球溅盘真乃乐部中别具特色俾有目者可共赏也”。报纸报道中夸赞名角的表演是“妙语解颐珠喉圆润光艳夺人 体态轻盈机神流走晓日芙蓉”,赞扬之声跃然纸上。铁岭小城从来没看到这么大的场面,日日来看戏、瞧热闹的人趋之若鹜,着实红火了一阵子。 虽然观众爱看名角的演出,但要把名角请来价钱也不菲,戏园一开始就是赔钱经营,名角不来,更是“座客稀少赔累过多”,但“周马两君毫不介意对人言曰铁岭近年商务萧索已达极点若非戏园提倡则西门外地方将成一荒僻之区矣故知戏园与市场大有影响也虽赔钱何碍”。确实是,有了清乐园的存在,带动附近的住户,商家增加了许多,广裕街逐渐形成为西门外的繁华地区。 有了演出场所,县里的一些庆典也愿意在这里举办,如1906年纪念清慈禧太后的寿辰(农历十月初十),县署和交涉局“是日在铁岭西门外清乐戏园演剧请客并于是日晚在戏园门外施放花炮以伸祝贺”;1908年的7月,清光绪皇帝过生日,县里也在清乐园宴请中日官绅并“演戏一日以志庆贺”。1906年11月,日本人也曾在“清乐园”举行了“铁岭日本领事分馆缮修落成行开馆式……驻铁副领事天野君……于是日晚四点在铁 岭西门外清乐戏园开祝贺会又邀官绅共临园内观看演剧”。烟图 1907年9月因“该园所聘各名角尚须择日登台”,裕和盛靠着与日本人的关系,在“该园添演电影戏以是轰动座客甚多而所演各影多系日俄水陆战争活动影剧其余山川花木亦皆变换无穷洵增奇制胜之事也”。虽然是无声电影,但也算是铁岭老百姓有史以来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电影了,那时候的人们管它叫做“电光戏”。1909年清光绪帝死了,“国孝”期间全国禁止文艺演出,清乐园仍然还有“日本电光戏演各种离奇幻影”,老百姓争抢购票前往观看。清乐园图 据报纸记载,从清末民初到伪满,许多闻名中外的“大腕”都曾在清乐园登过台:1917年清乐园以600元的出场费邀来誉满京城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汪笑侬来铁岭演出5天,演出拿手之剧“张松献地图”“马前泼水”等,他的表演做功细致、逼真,唱功戏也得心应手,自成一派,虽然池座和包厢的票价涨了一倍,但“前来者业已占满后至者无隙地及”,“喝彩之声几震瓦”1924年4月,清乐园特地“由奉天将全球著名之大魔术家韩敬文氏邀来献技”,魔术师韩敬文是清末民初著名的魔术戏法大师,曾组成“环球幻术团”赴德、英等国巡演6年,轰动欧洲。回国后,他将西洋魔术艺术首次介绍给中国观众。“兹自开演已来,邑民各界皆夙所欢迎咸往观看,争先恐后路为之塞,所演诸艺委实光怪陆离不可思议,故上座颇多”1932年7月韩敬文再一次来铁献艺,演出“锯拉活人电光魔术滑稽笑林各种武术耍新奇可观是日座客拥挤颇极一时之盛”。1930年7月戏园还请来了南北驰名的京剧文武老生张文卿演出“打严嵩”,古装花旦花碧兰饰演“贵妃醉酒”,观众大饱眼福。 据记载,受邀请来的名角还有:彭震九、金玉生、金玉红、小十三红,达子红、筱金玉、筱迎春、筱翠福、筱香云、筱香水、狗肉红、刘翠芬、海棠红、十六红、刘玉仙、马翠仙、麻子红、赵小圃、金凤喜、程毓峰、于小芬、月月红、高红喜、高喜芬,京津著名大鼓书艺人张小轩,九龄童、毕月珠、刘竹友、灵芝花、筱牡丹、刘金秀、金桂舫、金钢钻、爱莲舫、碧云霞等等。小香水图 清乐园风光的日子不多,更多的时间里是冷落萧条,甚至几度关门歇业,门可罗雀。究其原因很多,有剧院演出过晚观众回家时会受到警察的盘问和驻军的惩治受到的影响;有春种秋收农忙时节和天寒地冻“将至年终座客寥寥生意颇形萧条”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名角登台“座客为之拥挤包厢池座均站遍后至者均无容足之地”,请不来名角,看戏的人就很少,“梨园之中非有优胜角色实不足以取顾客之欢心”,但名角要价高又很难请,因此戏园多数时间里只能勉强维持。 为了招揽观众,剧场想了很多办法,曾经让“新到名妓十余人登台演唱大鼓词调邑人大为哄动是晚该园座客异常拥挤后至者几无插足地以是退票归去者不知凡几”。为了吸引观众,有伤风化的淫戏也登上了戏台,据1910年4月的《吉长日报》报道:“演唱戏曲于风俗人心大有关系奉省各戏园每因生意萧条开锣数出即演淫戏以供众赏”,还特地点出了铁岭的清乐园“开演以来无日不演”,如“杀子报一剧早经例禁何竟明目张胆复又演唱”。 清乐园最初是裕和盛的老板亲自管事,由于不善经营,甭说赚钱,有时连演员的工钱都付不出来,1909年初干脆“将戏园租与各名角坤角等组织而成”也就是将剧场承包 给演员,由其自任“园主”,裕和盛不给开工钱,只管收租金。此后多年,清乐园的“园主”走马灯似的换了不少,叫上名来的就有:孙玉昆、刘荣九(小金钟)、董海山、刘子峰、张艳芳张艳秋姐妹俩、程万海等。“清乐园”的名字也曾改了又改,先改为“庆乐园”,再改“顺乐园”,之前还叫过“凤鸣楼戏园”,但不论谁当“园主”,不管剧场名字如何改都无济于事,“清乐茶园屡易园主均都赔累不堪”,甚至有的“园主”因欠账千元而负债潜逃。 1928年,刘子峰接办清乐园,因他“操梨园生涯有年经验宏富不惜重资迎接名伶角色”,“力求营业发展坤名角色来园献技者大有人在坤伶李韵霞韵琴小香玉刘月铃小明江小白候等等均于早晚奏唱有周郎癖者蜂拥上”,戏园的经营有了好转。刘子峰当“园主”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有的人把他的名字故意前后掉了个,称他“刘疯(峰)子”。 1931年“九一八”事变,清乐园停演。伪满洲国成立后,1932年4月,刘子峰和任德发呈请县警务处批准剧场排演戏曲,择吉开演。为扩充营业,刘子峰特地请了平康里 凤鸣书馆、翠喜书馆、月红班等妓院的妓女登台票戏,因妓女唱做均佳也受到了欢迎,座客骤增。为图演出叫座,刘子峰从哈尔滨请来的剧团竟然大演活驴上台,演“天河配”的时候活牛也牵上了台,演员的服装更是奇装怪态,为的是以此来吸引人们观戏 。尽管如此,“每邀京评戏班演唱不到旬日,营业既不振,而收入更可想而知,将够全班角色吃食,致大名鼎鼎男女伶登台几日即远走高飞,包银不但未全得,甚至戏装几乎当净,考该园实由入不敷出。凡充园主者咸告赔累,此乃不见终年终月开演一大原因”。 1934年6月,裕和盛老板重新接管清乐园,“特自沈垣运来影片,改演电影,并将清乐茶园改为沈阳分此之‘明星电影院’”。明星电影院放映一月有余,因没有好影片及放映设备不佳,而且剧场内未设太平门,缺乏安全保障,受到警局过问,以致观者寥寥,此时的清乐园已呈衰败景象。 清乐园建成近30年从未认真维护修补过。剧场建筑破旧不堪已成危楼。《泰东日报》曾报道说:“清乐茶园多年失修,房屋东歪西斜势将坍塌,室内居人大有危险。而该屋内低洼,日光无从射入,以故湿暗已极。一般恶徒常有私在室内便溺者,每至夏季,苍蝇嗡嗡,臭气难闻。”剧场的舞台及楼上东西两侧的包厢东倒西歪,地板上大空小洞、凸凹不平,人走在上面吱嘠作响。“台下池座地点例年不见日光,又加潮湿,每当阴雨连绵之时,屋顶上以草席盖之,既有洋瓦亦雨水下漏,是以该园内从未有干时,又无窗户,空气不能流通。”剧场的厕所在戏园的西侧,“西边座一般观客均得手掩其鼻目视其剧为消闲而来亦得忍受”,“男女便所中间相隔秫秸杖子男女大小便时常相口角”。剧场在安全和配套设施上都不能适应演出需要了。 1938年12月3日,亚细亚马戏团男女演员共计五十余人来到铁岭,在清乐茶园旧址表演马戏,这次大型马戏表演成为了剧场的谢幕演出。清乐园几经兴衰,终于维持不下去了,据曾在铁岭居住过的日本人后来写书回忆,清乐园最后作了日本人桥本胜藏的商店(也有文章说是作了碾米厂),代替它的是铁岭新建的“银州大戏院”。
最后修改于 2023-03-22 17:41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铁岭拾遗(54) 铁岭银州大戏院
下一篇:铁岭拾遗(52)伪满设铁岭市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